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让电脑变得更有“人情味”是否只是人类的一厢(2)

来源:计算机时代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其实,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与机器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已经是一种常态,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卢德运动。而到了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

其实,自从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人与机器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已经是一种常态,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叶的卢德运动。而到了1920年,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并创造出了“Robot”(机器人)这个词后,至少在文艺领域,人与机器之间的矛盾便上升为人与智能机器之间的矛盾。从此之后,西方主流科幻作品中所塑造的智能机器,便几乎无一意外的被视为对人类具有威胁的存在。《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9000”、《沙丘》背景故事中的人机“巴特勒圣战”,再到《终结者》系列中的“天网”……即便是在创造了“机器人学三定律”,给智能机器配上了鞍韂和缰绳的“机器人科幻之父”阿西莫夫创造的科幻世界中,人类社会的法律仍然禁止在地球上使用智能机器人,它们只被允许在外太空不适宜长期居住的环境中,帮助人类采掘各种矿藏资源。

那么,人类为什么就不能信任智能机器(机器人)?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科幻作品中的机器人,与现实世界中的机器人或是人工智能完全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存在”。恰佩克在《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使用的“Robot”一词,源自捷克语中的“Robota”(奴隶)。究其原意,指的是一种有血有肉的人造生化人。而“Robot”后来在人们的脑海中变成了铁皮机器怪物,则是要拜20世纪初美国平民社区中“通俗杂志”的封面及插画所赐。所以,科幻作品中的智能机器(机器人)从源头上看就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替代品”而存在的。如果再深入一步,在西方国家普遍的基督教文化氛围中,“造人”是上帝的特权,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源自神性的智慧。而人类如果也要去“造人”,就是一种对神的僭越和亵渎,遭到造物的反噬,也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天谴。

但现实中的人工智能是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在20世纪初,就提出了数学机械化的思想。英国数学家罗素在希尔伯特的基础上,与让他的导师怀德海一起完成了三卷本《数学原理》,书名与牛顿的不朽之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同名——如果说牛顿的《数学原理》把一个机械的世界化为按物理定律运行的数学世界,这次他们要把这个数学世界再化回由算法控制的机械世界,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世界,就是今天我们追求的智能世界。换言之,现实中的人工智能只是一个为了达成设定目标而运转的一个“机械”系统,其智能只是体现在,通过算法的优化和设备的升级,把需要人工干预的程度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实现机器对人的替代。就如同AlphaGo与人类棋手对弈之时,完全不必理解围棋本身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和精神内核,只要算出赢得比赛的最优解就可以了。至于比赛过程中,人工智能给予人类棋手的压迫感,只不过是人类棋手个人的情绪投射而已,与人工智能本身无关。

其实,在希尔伯特之前,作为直觉主义代表的法国数学家庞加莱的数学思想体系,要更具影响力。庞加莱认为:除了逻辑、推理之外,人的作用,特别是人的直觉,在数学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但希尔伯特却驱逐了庞加莱数学思想中这最后的一块神秘主义的领地。这也让“电脑”(人工智能)拥有爱情、仇恨、野心之类的人类情感变得毫无必要。事实上,人工智能不需要有人情味,只要让人觉得“她”有人情味就可以了。毕竟,现实中的“她们”只是作为服务人类某些乃至全部需求的工具而存在的。工具不会压迫人,只有人会压迫人,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个道理恐怕依旧会适用。

至于《黑客帝国》系列中设立的“1%”的系统异常,现实中稍有经验的“程序猿”都知道,应该马上不仅代价进行修复,而不是让系统持续带病运行。当然,我们并不是要苛责一个科幻故事,而是希望提醒所有的科幻创作者,科学在进步,观众在成长。“老创意”无论曾经多么辉煌,死抱着不放也不会有未来。

文章来源:《计算机时代》 网址: http://www.jsjsdzzs.cn/zonghexinwen/2022/0122/2248.html



上一篇:电脑发明的真正核心人物,原来是一名中国人,
下一篇:实用软件 篇二:拥有一个干净的电脑——重装系

计算机时代投稿 | 计算机时代编辑部| 计算机时代版面费 | 计算机时代论文发表 | 计算机时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计算机时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