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以前动辄10斤重的“手提电脑”,是如何变成现在

来源:计算机时代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前一阵测试的ROG枪神6超竞版,带了一颗号称“工作站级别”的i9-12950HX,睿频时我们测出的最大功耗达到了135W,基本就是桌面台式机的性能,这一点显然只有X86架构的PC才能实现。

我们前一阵测试的ROG枪神6超竞版,带了一颗号称“工作站级别”的i9-12950HX,睿频时我们测出的最大功耗达到了135W,基本就是桌面台式机的性能,这一点显然只有X86架构的PC才能实现。而我们去年测试的壹号本OneXPlay PC掌机,靠那块i7-1185G7和集成的GPU,甚至在优化设置之后,也能带动许多3A大作的运行,保证跟主机差不多的30FPS体验,同时还能方便地运行各种模拟器,也是其他任何智能计算平台都比拟不了的。

为了实现当年最轻的重量目标,T1100采用了一些相当激进的技术,使用了一块640x200分辨率的LCD屏幕来替代常见的显像管大头显示器,同时也没有内置硬盘,软件都存在软磁盘上。

1982年康柏还发售过一款重达13公斤的“手提计算机”,但已经无法称之为笔记本电脑了

当时的多核CPU普遍采用的是一个所谓的“星型结构”,所有的核心共享同一个L3缓存池,彼此之间毫无联系, 效率相当低。而英特尔的Sandy Bridge,引入一个革命性的“Ring Bus”设计,把不同的CPU核心之间串联起来,加强了核心之间的协同,极大提升和多核心处理器,尤其是四核处理器的性能和运行效率。过去只有旗舰i7才有的四核心,被下放到了中端的i5上,性能和当时的竞争对手相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在随后的几年里面,英特尔和竞争对手的差距也开始越来越远,优势一直保持到最近几年的新一波制程跃进前夕。

IBM并不认可T1100的历史地位,他们认为自家的PC Convertible才是世界上第一台笔记本电脑,它的重量为5.8公斤

恰逢618,很多搭载了高性能处理的轻薄笔记本都展开了促销活动,正是入手的好时机,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也简单推荐几款,或许其中有可以满足你需求的型号。

但是新一波的性能革命,也近在眼前。英特尔的12代酷睿,和当年的Sandy Bridge一样,也是划时代的产品。在14nm制程上卡了这么多年,英特尔终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2代酷睿采用的全新的10nm架构,得益于专门的优化和设计,效率甚至超过了最先进的7nm架构。

然而,东芝却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尽管T1100的价格昂贵,约合今天的5000美元,但是在在欧洲上市的头一年,就卖出了超过一万台,从而开创了一个全新的PC市场。

笔记本电脑在今天仍然能有不可替代性,主要靠的是两次CPU技术的革命。一个是2011年,英特尔的Sandy Bridge酷睿处理器极大拔高了X86移动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一个就是这几年你追我赶的制程跃进之后,新一代X86 CPU在架构上又有了一次新的提升。

最近这两年,我们测评了不少移动PC设备,既有顶级的游戏本,也有现在大热门的“PC掌机”。

这事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看,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高端产品性能的上限的时候,中低端产品的使用体验也会沾光一起提升,而量变逐渐积累,就会发生质的变化。

这种优势来之不易。这台笔记本教父搭载的处理器是Intel 386SX,内存为1MB,重量则“只有”4.1KG,虽然按今天的眼光来看远远算不上轻薄,但是成功跨过了“便携”的门槛,和当下的一些重型移动工作站差不多,刚好能够放进当年常见的商务手提箱里。

在进入到移动时代之后,笔记本电脑的地位又一次受到挑战。一边,平板电脑取代了上网本,甚至还能处理一部分轻度办公。另外一边,视频自媒体、游戏直播博主对高性能PC有很高的需求,让传统的中低端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显得捉襟见肘。

正是因为Sandy Bridge酷睿超强的性能,在同一年,英特尔第一次提出了“Ultrabook”超极本”的 概念,希望能够打造一类同时满足高性能,长续航和超轻薄三个互相矛盾的性能指标的笔记本电脑。这类集成了固态硬盘,大内存和高性能CPU的笔记本,确实也满足了当年大部分人对笔记本电脑的所有愿望,例如Thinkpad X1这样的优秀型号,甚至取代更偏向图形性能的游戏本,一度成为了“高端电脑”的代言词。除了价格实在不够亲民以外,也没有什么别的缺点了。

当然在我们做这些测试的时候,也收到过一些评论,觉得这些动辄两三万的顶级笔记本,还有价格昂贵的小众PC掌机,离普通玩家和消费者有些过于遥远。

然而现在,这个矛盾正在被逐渐解决:新世代的CPU催生出了一批性能高,续航久,又轻薄耐用的亲民版 “超极本”,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之前对笔记本电脑的一些固有成见。

文章来源:《计算机时代》 网址: http://www.jsjsdzzs.cn/zonghexinwen/2022/0616/2343.html



上一篇:“缸中之脑”是什么?我们如何保证自己,不是生
下一篇:掌上电脑时代的遗产,Palm OS 开发者开源 20 多年

计算机时代投稿 | 计算机时代编辑部| 计算机时代版面费 | 计算机时代论文发表 | 计算机时代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计算机时代》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